发布时间:2025-07-18浏览量:914
在肝胆外科领域,复杂肝血管瘤的切除手术因病灶位置深、血管结构复杂,只依靠二维影像,难以精准评估病灶与周围组织的空间关系。
阿梵D三维重建技术将二维影像转化为高精度三维模型,为手术团队提供了"可视化手术导航"工具。
本文以典型案例为依托,系统解析该技术在复杂肝血管瘤切除中的全流程应用。
STEP1 影像情况分析
数据来源:获取患者高质量薄层(≤1mm)增强CT
术前CT分析:肝脏形态失常,肝内见多发类圆形稍低密度影,部分向肝包膜外突出,大者位于肝右叶,大小约110mmx93mmx89mm,增强扫描呈边缘明显强化,门脉期及延迟期逐渐向内填充,边界尚清,邻近肝内血管受压推移,未见明显供血血管进入其中。胰腺及脾脏大小、形态正常,实质密度,强化均一,胆管未见扩张。
STEP2 观察病灶位置
阿梵D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将二维影像转化为动态立体模型,实现对病灶位置及毗邻关系的精准定位,真实展现肿瘤的部位、大小、形态。
图示:三维重建显示巨大血管瘤(黄色)侵入肝静脉(蓝色)右支,红色为肝动脉。
手术挑战:肝多发肝血管瘤,部分外生性,邻近血管受压推移改变,切除范围规划困难,手术操作难度大。
最大的病灶在右半肝,肝静脉右支被肿瘤侵入,在CT上已经看不到了,只能看到一点,结合患者身高体重,计算相关体积与残肝比,规划了两种手术方式。
STEP3 肝胆胰病灶切除分析
基于三维模型,阿梵D辅助医生进行肝段划分与体积计算,7-8级脉管会更直观的显示肺动脉流域,减少分段误差,消除由于分段不准确造成的切除范围误导,确保精细准确的手术规划。
STEP4 术式规划选择
自动化手术报告,帮助医生快速了解手术规划方案,精确计算各方案切除后剩余功能性肝体积,节省医生时间。
术式1:拟右半肝部分+左半肝部分切除手术规划及数据测量;
切除肝1503.43ml、残余肝563.43ml、残余肝比(残余肝/标准肝)42.97%
术式2:拟右半肝+左半肝部分切除手术规划及数据测量;
切除肝1677.99ml、残余肝389.20ml、残余肝比(残余肝/标准肝)29.68%
阿梵D三维重建在手术切除中的意义
透视关系,化解复杂
对囊肿、肿瘤的定位更加精准;可以从模型上清楚全方位观察其部位/大小/形态及与周边脉管的关系,能对关键部位进行快速识别与定位,相当于为手术增加“GPS导航”。
对常规或异常分布的脉管、肝段等进行准确划分,精准还原肝胆组织的三维可视化影像,个性化定制手术方案。
降低风险,量化安全
缩短手术时间,降低手术风险;立体形态“胆管树”和“血管树“的呈现,不需要再反复摸索相关血管位置,能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风险,提高手术成功率。
自动生成病灶、器官、脉管等相关数据,自动计算剩余脏器的体积、百分比。
医患沟通利器
通过三维重建的术前规划,术中的精准切除,能为患者保留更多肝功能,让患者在日后有更好的生活品质。
更直观展示病灶情况及手术切除方案,便于医患沟通。
阿梵D三维重建技术已超越辅助工具的角色
成为复杂肝胆胰手术不可或缺的“数字导航”
为高难度手术的成功提供了强大的科技保障
让手术更精准,让患者更好生活
梵晨博生医药集团-旗下华医MedAI精准医疗公司
&中科院软件所联合出品
阿梵D——三维重建医学图像处理软件